近日,國家衛計委在官方網站發布對《盡快把“廉價救命”老藥供給保障問題提上議事日程的提案》答復的函,該答復表示,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通過相關產業化專項對短缺藥生產企業GMP改造給予支持,在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中,將臨床短缺藥、罕見病藥、兒童藥的擴能改造作為支持重點,共支持30個項目實施技術改造,安排資金約3億元。
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下一步將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資委、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組成國家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突出跨領域、多部門的政策統籌、協作配合、有效聯動,明確工作規則和任務分工,綜合運用定點生產、應急生產和協調進口、完善醫藥儲備制度、對接供需信息、打擊不當行為和完善罕見病用藥政策等方式,提高政府對于臨床必需、用量小、企業生產動力不足藥品的供應保障能力。省級衛生計生部門重點協調相關部門建立相應會商聯動機制,綜合評估轄區內藥品短缺信息和應對建議,統籌解決局部性短缺問題。重點強化省、地市、縣三級監測,及時分析、處理、上報短缺信息,增強綜合應對能力。
關于支持廉價藥生產政策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通過相關產業化專項對短缺藥生產企業GMP改造給予支持,在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中,將臨床短缺藥、罕見病藥、兒童藥的擴能改造作為支持重點,共支持30個項目實施技術改造,安排資金約3億元,2016年,通過工業轉型升級資金消費品“三品”專項中對兒童多發病罕見病新藥、新型疫苗、兒童適宜劑型規格等創新產品、臨床短缺兒童用藥產業化等予以重點支持,補助資金共8000萬元。
根據現行政策,符合條件的廉價藥生產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可按規定獲得相應的扶持政策。現行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了一系列鼓勵科技創新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實際發生的符合條件的研究開發費用可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加計50%在所得稅前扣除;企業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可以加速折舊,以及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可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等優惠。
符合條件的廉價藥生產企業均可依法享受上述稅收優惠。
中草藥種植、加工等項目符合農業綜合開發的扶持范圍,對于促進當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有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國家農發辦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要求,大力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努力把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據了解,部分省份已將中草藥產業列入當地規劃,并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的中藥材種植、加工項目,采取財政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扶持。對于符合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規定的“廉價救命”藥品原材料種植、加工等項目,可以向當地農發機構申請支持。(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