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協會9日在北京發布《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仍有62%的醫師認為執業環境沒有改善,50%的醫護人員認為工作沒有得到社會認可。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醫療糾紛比2015年減少6.7%,涉醫違法犯罪2016年比2015年減少14.1%。
白皮書稱,仍有62%的醫師認為執業環境沒有改善,50%的醫護人員認為工作沒有得到社會認可。這一數據與2015年的數據相近,分析原因可能與醫師對自身執業狀況改善的關注度增加有關。另外個別地方政府維護醫師權益的力度不到位,也導致一線醫師對整體執業環境改善的感覺滯后。
在醫療糾紛方面,白皮書顯示,有38%的醫師從未親身經歷過醫療糾紛,62%的醫師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在傷醫問題上,34%的醫師從未親身經歷過暴力傷醫師事件,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沖突,但絕大多數為偶爾的語言暴力(51%)。2014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僅有27.14%的醫師未遭受過暴力事件,這一數據變化表明,針對醫師的暴力事件有所下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既往的調查中,媒體在醫患關系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廣大醫師熱議的話題。
白皮書指出,2014年的調研中,關于醫療場所內暴力行為的原因中,84.31%的醫師選擇了媒體負面報道。本次調研中設計的一個題目“醫患關系緊張是由于部分媒體傾向性引導造成的”這一因素絕大多數醫師都沒有選擇,以致經過統計分析后,該因素不能作為醫患矛盾的主要影響因素而存在,醫媒關系正在好轉。
據介紹,2016年到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在全國進行了大樣本的調研,形成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全國共計4.46萬家醫院的醫師參與本次調研,共約14.62萬醫師完成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是迄今為止針對醫師群體最大規模的執業狀況調查。(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