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發布《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根據《意見稿》,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居民基層首診比例達到70%,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另外,還要將不少于5%的相應專科的專家號源投放到社區。
居民基層首診比例到2020年達70%
《意見稿》明確,2017年,全省所有三甲醫院至少組建1個符合自身專業特點的醫療聯合體。探索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方式,引導形成分工協作機制和順暢的轉診機制。
2018年,我省將逐步形成權責明確、功能清晰、群眾受益的醫療聯合體運行體系。基層首診比例明顯提高,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力爭達65%,縣域就診率明顯提升,部分縣達90%左右。到2020年,與醫聯體相關的醫保、價格、人事、資金等綜合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居民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
醫共體+醫聯體形成分級診療體系
組建醫聯體,主要目的是引導分級診療,讓患者“大病進大醫院,小病在社區”,而城市三級醫院將聯合若干城市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1+X”城市醫聯體;城市三級醫院聯合縣級醫院組建城縣醫聯體;依托優勢學科,與其他醫療機構組建專病、專科醫療體。
縣級醫院聯合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組建的“縣域醫共體”,將與城縣醫聯體有效對接,形成完整的分級診療體系。
簽約家庭醫生可先預約專家號
為引導合理就醫,我省將推進簽約就醫,居民可選擇戶籍或居住地醫聯體內的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家庭醫生簽約,享受小病首診治療、大病篩查治療、疑難病鑒別診治的全程簽約醫療服務,還可享受若干就醫優惠。
醫聯體內上級醫院根據社區簽約的常見病、多發病情況,將不少于5%的相應專科的專家號源投放到社區,供簽約服務人群優先使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預約上級醫院的專家門診和住院床位、大型設備檢查;享受優先便捷的轉診通道、優惠的就醫費用、上級醫院目錄藥物等。
探索醫保對醫聯體“按人頭付費”
對于醫聯體,我省將建立醫保、藥品供應和資金等保障政策,探索醫保對醫聯體按人頭付費,引導二級以上醫院主要承擔疑難復雜危重患者診療服務,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向下轉診,結余的醫保資金由醫聯體成員單位自主分配和使用。
對因同一疾病在醫聯體內上下轉診的,按院內轉科對待,不作為再次入院,僅收取一次門檻費,簡化醫保轉診、報銷手續。探索將院外會診費、遠程醫療會診費、家庭病床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