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環保核查力度趨嚴,不少原料藥企因不達標被限產或停產,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原料藥漲價潮,很多品種價格已開始上調。業內人士表示,本輪漲價的背景是環保壓力日益增長,部分企業產能處于長期停產的狀態,本輪漲價周期有望持續一年以上。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落后、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超標污染企業將難以生存。
漲價周期有望超一年
在已披露半年報或半年報預告的公司中,東北制藥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3800萬元至4100萬元,同比增長1106%至1201%。公司表示,與上年同期對比,主導產品維生素C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維生素行情火爆,大部分維生素品種價格維持高位。8月18日,維生素A的報價上漲至260元/公斤至290元/公斤,7月底時,維生素A的報價為144元/公斤至148元/公斤,漲幅高達95%。自6月以來,維生素D3價格從70元/公斤一路飆升至8月18日的約400元/公斤,2017年至今漲幅已高達456%,價格創歷史新高,前期高點為2009年創下的423元/公斤,目前多家公司已經停止對維生素D3的報價。
華海藥業原料藥業務受益于普瑞巴林、左乙拉西坦等特色原料藥放量,原料藥收入和毛利提升,沙坦類隨著仿制藥放量產能釋放,規模擴大,規模效應明顯。原料藥業務上半年維持穩健增長,花園生物預告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預計上半年凈利潤7300萬元至7700萬元,同比增364.1%至389.5%。主要是因為公司首發募投項目產品膽固醇及25-羥基維生素D3原產銷量大幅增加。
金城醫藥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盈利11208萬元至1344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至80%。報告期內主營業務保持穩定增長,頭孢類醫藥中間體主要產品收入增長,利潤增加。常山藥業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565.4萬元至8940.9萬元,業績增幅10%至30%。公司稱,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同比穩步增長,主要是由于肝素原料藥銷售單價持續上漲,帶動總體收入與毛利同比增長所致。此外,新華制藥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至150%,金威達、新和成和億帆醫藥略增。
今年2月起,環保部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有關省市開展空氣質量專項督查。其中,河北、山東是我國原料藥及化工中間體主產區。隨著國內環保核查力度趨嚴,不少原料藥企因不達標被限產或停產,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原料藥漲價潮,很多品種價格已開始上調。
“過去漲價周期持續時間一般為3-6個月,因維生素D3市場供給充足,供給缺口可以被迅速填平,長期漲價動力不足。本輪漲價的背景是環保壓力日益趨嚴,部分企業產能處于長期停產的狀態,本輪漲價周期有望持續1年以上。”天風證券醫藥研究員楊燁輝表示。
下半年環保高壓持續
8月上旬,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查工作啟動,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赴多地開展督察進駐工作。作為污染相對較大的行業,醫藥行業正在面臨愈來愈嚴的環保高壓態勢。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環保部通報,截至今年6月底,京津冀環保督查發現的“散亂污”企業達17.6萬家。環保部要求,對于無法升級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今年9月底前一律關閉。京津冀周邊是我國原料藥企業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云集多家原料藥企業。
在北京地區,受環境、土地等因素制約,化學原料藥制造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遷出北京。早在2015年1月,北京市經信委就與河北省工信廳簽署總投資61億元、22家北京生物醫藥企業參與的合作框架協議。同時,北京市食藥監局也逐步推進北京企業在滄州北京醫藥產業園異地設廠,主要進行化學原料藥、中藥前處理和中藥提取的生產。目前,滄州醫藥產業園區已簽約的京津冀地區超億元醫藥項目達到86個,簽約項目總投資279億元。其中,北京企業53家。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環保升級對制藥行業帶來的影響很大,環保倒逼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或進行大規模搬遷。企業搬遷耗資巨大且工期漫長,而這個過程會給個別企業創造翻盤機會。
中國化藥協會資深副會長張明禹表示,治污能力及成本將成為未來制藥企業的核心競爭要素,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落后、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超標污染企業將難以生存。(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