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座談會上剛剛結束,吳湞副局長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對2017年上半年藥品監管進行了回顧,同時也對2017下半年藥品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其中,最重磅的消息是:
“今后取消GMP、GCP、GLP、GSP,實現兩證合一,不再發認證證書。”
1、GMP的作用
GMP是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改善企業衛生環境,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
簡要的說,GMP要求制藥、食品等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合理的生產過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確保最終產品質量(包括食品安全衛生)符合法規要求。
2、取消GMP認證,是否意味著藥企生產門檻降低?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不管誰來認證,以及是否“兩證合一”,都不會降低藥品質量標準,反而藥企將面臨更加頻繁和嚴苛的檢查。目前國家局的檢查員均來自于監管部門和直屬單位,由于工作限制,無法像FDA那樣成為專職檢查員。但總局已經建立專職檢查員隊伍,專門從事檢查工作。因而,取消認證之后務必需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和指導工作。未來,飛行檢查的力度和嚴格程度必定會再上一個臺階!
吳湞副局長講話內容:
在監管思路上:要聚焦主業,狠抓監管,落實責任,強調各省局監管機構要改變重審批、輕監管的做法,要強化監督檢查而弱化許可審批,也就意味著很多監管人員的中心要向一線檢查的方向轉移,今后取消GMP、GCP、GLP、GSP,實現兩證合一,不再發認證證書。
在監管理念上:要把過去由檢查企業為主轉變為檢查品種為主,上市前的現場檢查、生產過程的合規檢查以及上市后的監督檢查,將結合品種來檢查整體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情況,而且是持續的合規。
在監管手段上:要充分利用抽檢、監測、價格、投訴等信息排查問題線索,檢查必須要有針對性,檢查前充分做好“功課”,作為藥品生產企業,建立藥品檔案也勢在必行,過去存在的運動式、泛泛的、發現不了問題的檢查,必將得到嚴查。
在監管制度上:將進一步強化稽查和檢查的銜接聯動,也就是意味著檢查采集的證據能夠直接轉化為案件查辦的依據,檢查記錄和證據采集的集合,檢查與查案的結合,這種聯合辦案,可以有效防止兩張皮,兩落空,對于一些存在僥幸的違規違法企業,將得到進一步的嚴處。
在監管處罰上:將進一步嚴格,凡是檢查發現的問題都要嚴肅處理,根據問題的不同程度進行分類處置,對于停產企業,重新檢查的時間間隔可能要提高到一年時間,這對很多違規企業將是更重要的打擊。據悉:總局正在制定處罰到人的有關規定,要把經濟罰、資格罰、刑罰結合起來,使違法分子受到嚴懲。
在監管隊伍上:總局正在考慮制定建立職業化的檢察員隊伍。(來源:中國中藥協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