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服務包”,國家衛計委基層司副巡視員劉利群用一句詼諧幽默的廣告語道出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10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及全國護理事業發展有關情況。據劉利群介紹,2017年,國家衛計委將以省為單位,在85%以上的地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30%以上。“此外,國家衛計委將使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br/>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劉利群強調應該調動起簽約人群和簽約醫生的積極性。盡管家庭醫生能夠助力分級診療、服務基層群眾,但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家庭醫生總體不足。對此,國家衛計委開出了一張“藥方”。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5種模式
2011年,國務院明確提出推行全科醫生和居民建立契約服務關系政策;2012年,原衛生部等多部委聯合下發政策,確定在10個地區開展試點,為探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奠定基礎。此后,關于發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相關政策陸續下發。
截至2016年底,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22.2%,形成了以上海“1+1+1”簽約服務模式、廈門市“三師共管”簽約服務模式等為代表的5種經驗和模式。
上海市“1+1+1”簽約服務模式:居民在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的基礎上,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進行簽約,形成“1+1+1”的簽約組合。
江蘇鹽城大豐區“基礎包+個性包”的村醫簽約服務模式:為簽約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在內的免費基礎性服務;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提供“梯度結構、種類合理、特色明顯、內容豐富”的個性化服務。
浙江省杭州市“醫養護一體化”簽約服務模式:家庭醫生為簽約居民提供集醫療、康復和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服務。
福建省廈門市“三師共管”簽約服務模式:以慢性病為突破口,以老年人為優先簽約對象,由大醫院專科醫師、基層家庭醫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組成“三師共管”團隊簽約服務模式。
安徽省定遠等縣“按人頭總額預付”簽約服務模式:組建縣鄉村三級醫共體,通過城鄉居民醫保資金按人頭總額預付,建立責任共膽、利益分享的分配激勵機制,將患者下沉到基層。
家庭醫生人才隊伍是關鍵
“人才問題是制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關鍵問題。”劉利群指出,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國家衛計委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一是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例如,國家衛計委開展了全科醫生“5+3”規范化培訓和“3+2”執業助理全科醫師培養,以此來充實家庭醫生隊伍。
二是加強在崗人員培訓,“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有300萬多人,要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發揮他們在簽約服務中的作用?!眲⒗貉a充道,三是可以發揮其他渠道醫生的作用,例如鼓勵醫生多點執業、鼓勵退休醫生加入簽約團隊等。
在解決人才隊伍問題上,上海市衛計委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吳乾渝從六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一是抓全科醫生培養環節;二是對在崗家庭醫生進行定期崗位培訓;三是對全科醫生進行全員培訓;四是制定基層技術服務和管理服務標準,以提升家庭醫生服務的規范化和有效性。
五是以技術手段為支撐,通過信息平臺給家庭醫生增加向上級醫院轉診的綠色通道。據吳乾渝介紹,上海市還建立了診斷中心、影像遠程診療中心和會診中心。
六是通過購買服務,由第三方團隊為家庭醫生配備行政助理,幫助家庭醫生完成大部分輔助性工作。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要調動“兩個積極性”
除了需要配備家庭醫生人才隊伍,劉利群表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還要重點解決“兩個積極性”問題?!耙皇且{動群眾參與簽約服務的積極性;二是要調動醫務人員開展簽約服務的積極性。”
為了調動群眾參與簽約服務的積極性,國家衛計委制定了一系列優惠舉措。例如,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條件,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賦予家庭醫生團隊一定比例的醫院專家號、預約掛號、預留床位等資源;適當放寬基層用藥目錄,推廣慢性病長處方;發展影像、心電、病理等共享中心,提升基層輔助診斷能力。
為了調動醫務人員開展簽約服務的積極性,國家衛計委提出,允許醫療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拓寬家庭醫生職業發展路徑,在編制、人員聘用、在職培訓、評獎推優、職稱晉升等方面重點向承擔簽約服務工作的人員傾斜。
最后,劉利群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實現“我與家庭醫生有個約定”的承諾。“‘多’主要體現在患者可以在社區享受長處方;‘快’指的是家庭醫生為患者轉診快;‘好’體現在家庭醫生能夠為居民提供連續性的整合服務;最終實現為居民節省醫療費用的目標?!保▉碓矗横t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