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醫聯動到醫聯體建設試點,從整合城鄉醫保制度到同步提升個人繳費標準。今年的工作部署,有諸多亮點。
去年和今年關于醫療健康工作的部署,既一脈相承,又各有側重。去年強調政府管理機制建設推進醫改進一步攻堅。今年則更細致的強調醫療環節的資源上下流動。
關于醫聯體建設試點,總理原文是這么說的: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建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增強基層服務能力,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自2013年開始,各地就在不斷探索并試點醫療聯合體,尤其北京走的比較早。2013年,北京就試點推行多個由大醫院牽頭、基層醫院配合的醫聯體。
2016年,醫聯體的建設更是火熱。衛計委將醫聯體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作為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工作。多地試點緊密型或者松散型的醫療聯合體。醫聯體旨在促進醫療資源的流動,尤其是下沉。同時,在分級診療背景下,也承擔著推動分級診療落地的重任。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醫聯體在落地過程中,盡管取得一些成效,也存在諸多需要破解的難題,尤其是病人的下沉,真正做到“大病不出縣”,小病社區看,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是關鍵,僅僅有醫保支付比例的引導還不夠。
今年,政府工作明確要求所有“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同時提出對醫聯體建設進行考核和激勵機制的建設。這意味著,對醫聯體內各級醫療機構都將有更多的實質性壓力和動力,真正發揮醫聯體對醫療資源流動的促進作用。
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莊一強解讀稱,省會城市集中著許多三級公立醫院,醫聯體勢必就由省會城市帶動地級市,再向下沉的垂直體系。但這可能會造成醫聯體的重合,因為省會城市不只一家三級醫院,原來醫聯體內二級及以下的醫院可能是重合的,有可能帶來競爭。未來是不是政府會對三級醫院帶動的醫聯體區域劃分以減少惡性競爭?當沒有惡性競爭,就可能產生上下聯動,就有助于分級診療,從而滿足政府要求85%的地市推動分級診療目標。另外籌資水平提升,用藥保障范圍擴大,這樣有好藥和好醫生,病人會真正愿意到基層看病。
在去年重點工作部署中,亮點是提出推動三醫聯動,還提出了建立健全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以及加強兒科醫生培養,也是去年部署的重要亮點。
另外,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一直在提高,從2015年的38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今年提高至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這一方面在做大醫?;鸬谋P子,緩解基金穿底風險,另一方面則在通過藥品保障,助推分級診療建設。
今年,政府工作部署還要求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依然是近年的重要工作??偫磉€提出,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夯實各方責任,堅持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堅決把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口。(來源: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