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過資本風口之后,移動醫療亟待跳出“高流量、低收益”的怪圈,摸索出可持續的合理的盈利模式。不乏觀點認為,結合線下實體醫療機構介入診療環節,打造服務閉環是移動醫療的破局之道。現在看來,曾經依靠線上流量打出名號的移動醫療企業,已經悄然在線下展開新一輪的攻城略地。
診療資源切入
2014、2015年被認為是移動醫療元年。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接近50億,用戶規模突破1700萬人。
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新興模式,如今看來依然任重道遠。對于移動醫療領域而言,最為焦灼的問題是,無法觸及診療服務核心,以及因此所帶來的盈利窘境。經過前兩年的蓬勃之勢,資本對于移動醫療的態度也趨于理性。
邁過資本風口,移動醫療將通往何處?線下診療資源的打通被視為關鍵。一方面,受限于醫療行業的專業度、風險度以及政策壁壘等因素,移動醫療始終沒能切中診療服務這一核心盈利環節。另一方面,在咨詢服務、預約掛號等服務變現受限的情況下,將線上流量導入線下,通過線下診療及增值服務盈利不失為一種探索路徑。
對此,不乏探索者。早在2015年,春雨醫生、微醫、平安好醫生等互聯網醫療企業就開始嘗試以線下診所作為突破口。比如,丁香園2016年成立的丁香診所陸續投入運營,此舉被認為是對其2000萬用戶的“變現”。
除此之外,就醫160今日(1月19日)也與醫療O2O平臺“醫和你”達成戰略合作,重點圍繞醫療系統產品業務、互聯網O2O醫療業務、共建互聯網門診中心以及資本運作等多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據了解,就醫160除了擁有完整的面向醫院的“互聯網+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之外,還為患者、醫生提供了針對性的移動端產品,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有豐富經驗;而醫和你從微創與日間手術入手,開設診療中心與日間手術室,主打日間手術市場,在線下醫療領域具有豐富資源。
對于此次合作,有業內人士稱之為“天作之合”,尤其是共建互聯網門診中心,直擊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不完整的痛點。
O2O閉環撬動變現難題?
通過此次合作,不難看出就醫160打造線上服務結合線下落地的O2O閉環的野心,這也被認為是移動醫療主要的流量變現模式。
據悉,醫和你的注冊用戶達10萬+,其診療中心服務患者數量已達1000余名,而且做到了100%的患者滿意度,0手術后并發癥,平臺在線上同10多個醫療O2O公司合作,線下基層公立醫院和民營醫療合作機構達16家。商業保險機構也將陸續接入。
“醫療模式的轉變是勢在必行的。”原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指出,“就醫160這樣的模式是現在風起云涌的趨勢。”
“在線上商業模式尚未確定的時候,(互聯網醫療)如何尋求線下的合作,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主張的。”在廖新波看來,患者習慣于面對面診療、找知名醫師看診,最終導致病人找不到合適的醫生。“就醫160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據介紹,此次就醫160與醫和你達成的戰略合作將結合就醫160醫療系統研發資源,與醫和你醫療服務經驗,就醫療系統產品進行合作,為雙方互聯網醫院業務開展提供信息系統支持。
此外,在O2O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主要依靠就醫160的線上用戶流量、品牌優勢與醫和你的線下優質醫療資源與服務,打造創新型互聯網醫療服務。
“就醫160與醫和你的合作是嘗試做體驗服務、不斷優化服務。”就醫160CEO羅寧政指出,“線上平臺和線下合作這種服務模式需要時間把產品和服務銜接好,這是不斷優化迭代的過程。”
事實上,這并非就醫160首次布局O2O服務閉環。據介紹,就醫160已接入全國3000多家大型醫院,覆蓋200多個城市,平臺現有加盟醫生近50萬人,日服務用戶超過100萬人次,累計為來自全國的患者提供了2.5億次線上醫療服務,實名注冊用戶超過一億。
2016年12月,就醫160正式推出160大藥房,進軍醫藥電商并開設首家線下實體藥店,此次與醫和你合作,將進一步豐富就醫160的線下資源。(來源:醫藥網)